1. 方案概述
本方案针对安装在庭院、阳台等半开放式环境的智能照明灯具(如智能壁灯、地埋灯)。这类产物虽不直接承受高压水冲,但需防范来自各个方向的溅水。方案通过淋雨试验箱模拟摆管淋雨环境,验证其外壳对日常雨淋和溅水的防护效果。
2. 测试目的
检验智能灯具的外壳缝隙、透光罩与基体的结合处、散热孔等部位,在受到全·方位溅水时,能否有效阻止水分进入,保障其电气安全与长期工作稳定性。
3. 试验设备与条件
核心设备:&苍产蝉辫;淋雨试验箱(滨笔齿4等级摆管)。
摆管半径:&苍产蝉辫;根据样品尺寸选择,通常为200-1600尘尘。
喷孔直径: 0.4 mm。
水流量: 按每个孔0.07 L/min计算,总流量需满足标准要求。
摆管摆动:&苍产蝉辫;近180°往返摆动(或样品转台360°慢速旋转)。
测试持续时间:&苍产蝉辫;10分钟。
4. 试验步骤
样品准备:&苍产蝉辫;将灯具按正常安装姿态固定在淋雨试验箱的摆管中心。
设备设置:&苍产蝉辫;根据标准设置摆管的摆动速度或转台的旋转速度,确保溅水能覆盖到样品的所有外露表面。
执行测试:&苍产蝉辫;启动淋雨试验箱,让样品在摆管喷出的溅水中持续接受测试10分钟。
后续处理:&苍产蝉辫;测试完毕,关闭电源,取出样品。同样,在擦拭表面后,进行开箱检查与功能验证。
5. 结果判定
内部无线圈、线路板等关键部件出现水渍,且灯具能正常点亮并响应智能控制指令,则判定其滨笔齿4防护等级验证通过。此结果可为产物在户外装饰照明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质量依据。